爸妈别偷看孩子的日记
经常听到有孩子抱怨说,父母总爱追问他们的行踪,偷看他们的短信和日记,对他们的隐私权毫不尊重。尽管,家长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孩子,但却是“好心办了坏事”。如何适度地告诫孩子远离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还不该靠近的事物?如何感知孩子内心的困惑?如何防止他们走入歧途?偷看邮件、短信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新闻调查 近日,杭州市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隐私问题的抽样调查,75%的学生把信件、QQ记录、电话算作是自己的隐私;70%的学生把秘密埋在心里;57%的孩子都选择了坚决反对父母看自己的日记;15%的学生会因此和父母产生实质性的冲突;65%的孩子选择了买一本加锁的日记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备受关注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已经一段时间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电子邮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拆开。此举受到了青年人的热烈欢迎。对此条文,不少爱子心切的父母都无法接受。教育界人士则认为,以法规的形式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律师指出,隐私权作为人身权之一,是与生俱来的,并不会因为年龄小而打折扣。 如果侦查与反侦查的戏码在家里展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论哪方胜利,都无疑是一种悲哀。给孩子起码的尊重,不要偷看他们的邮件或短信,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据了解,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防火防盗防父母。有的学生每看完短信都赶紧删除,有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加锁,有的还特意准备两本日记,一本写点无聊的东西,然后放进抽屉里专门让父母偷看,另一本则写下自己的真心话,收藏在隐蔽的地方……显然,父母们与自己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的“鸿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在生活中,成年人总是强调他们对孩子应该行使的保护权,而孩子总是抱怨父母不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 其实,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希望能拥有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来自由飞翔和探索。家长们不妨以护航者的身份,引领他们高飞。试一试,与他们打成一片总比与他们怒目相向要好得多。
摘自: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